解禁首日 – 魔鬼也不是天天過年的
「親愛的凱兒, 聽到妳和雪茄出現在陽台上鼓掌, 想必妳的8樓閉關生活舒適愜意, 沒有惡鄰騷擾, 工作績效驚人. 話說, 如果8樓也不錯, 而且沒有惡鄰(如我)結仇對罵, 何不考慮跟朋友換房呢? 居家安寧鄰居是最重要的, 不是嗎? 關心妳的鄰居忠道」
天知道我有多想把這段話傳給凱兒! 
昨晚8點連續8天缺席陽台鼓掌之後, 閉關最後一天, 凱兒雪茄重出江湖! 看到他們合體我都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崩潰, 非常肯定是他們倆, 百噸位的雪茄, 說話如大熊威吼, 很難模仿. 凱兒總是拿著長鏡頭拍在遠處窗口陽台上鼓掌的人, 也假不了. 
最後一天掌聲特別熱烈, 有點慶祝的意味, 想必明晚8點大家就懶得再鼓掌了吧?
凱兒雪茄合體果然威力強大, 鼓掌之後, 巴黎天氣開始鬼哭神號, 吹了一夜鬼風至今不得安寧.
政府說解禁要慢慢來, 不要太過於急躁衝動, 諸事仍要謹慎小心. 我想也是. 所以買菜小心謹慎, 只拿了一盒草莓(哇哈哈狂笑, 終於又買到了), 後來又小心謹慎地入手一塊不耐喫水果派當下午茶點心. 
家裡附近有好喫麵包糕餅店實在是件可怕的事, 總是讓人自投羅網. 
路上風景其實沒有太多的差別, 想必不少人仍在家遠距上班. 看到一些2-3歲小孩乖乖戴著口罩, 非常可愛, 多數人都戴著口罩, 逐漸變成生活的一部分了. 
不知會不會讓話多法國人少講一點.
電視上談很多關於解禁的規定法則, 而且聘請專家為老百姓解答各種疑難雜症.
比如: 解禁後, 能跟朋友喝餐前開胃酒l’apéro嗎?
l’apéro是晚餐前的喝小酒活動, 對法國人來說很重要, 恐怕僅次於度假和罷工. 
電視專家回答: 當然可以啊, 前提是不可聚集超過10人以上. 現在餐廳酒吧還沒開, 如果能在外野餐最好. 如果在自家喝, 這時候就要先規劃好. 
1. 大家見面不要亂抱亂親, 以前的那一套社交禮儀先收起來. 
2. 家裡掛外套要一人一個, 不要混一起. 鞋子脫在門外.
3. 準備口罩, 萬一客人沒自備. 進門先洗手.
4. 一平方公尺最多站4人, 保持社交距離. 
5. 飲料一人一個杯子, 有專人倒酒, 不要任大家自行倒酒, 
避免接觸感染(侍酒師概念). 
6. 洋芋片, 花生, 乳酪, 香腸等小點, 客人自己用手抓用大盤共享的方式母湯喔, 準備一人一份的(體現法式優雅). 
7. 不要碰杯, 遙遠舉杯致意就好.
8. 每小時提醒大家洗一次手, 不要亂摸鼻子眼睛嘴巴.
最後, 最後, 最重要的: 回家後把全身衣服統統脫掉, 扔洗衣機60度高溫洗滌,殺菌消毒, 走完最後一哩路!
Seriously? 還有誰想喝餐前酒啊~
想到這裡我忽然又開心起來: 以前凱兒雪茄很喜歡請朋友來家裡喝酒聊天談事情, 家裡搞成咖啡館. 解禁後應該會比較收斂吧? 
哼哼, 魔鬼也不是天天過年的啦!